1. 大发集团



      1. 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180 50px

        行业新闻

        风光储元年的情势与反思

        来源:储能100人 | 作者:储能100人 | 2020年6月9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新能源+储能”作为未来能源革命的方向,两者相互之间的重要性早已众所周知。目前国内电力体制改革短期无法一步到位,不足以让储能的多元化收益模式在国内适用,寄希望于让国家单独为储能出台政策,既不理想也不现实 。

        在这个过渡时期,新能源只一味站在道德制高点 ,以“责任不在我”为由拒绝储能,将来注定被电力系统边缘化。电网如果短期内对新能源下手太狠 ,给一个不太可能完成的配比任务,则会扼杀新能源产业的未来,其实也不符合能源转型的初衷。

        不管从技术融合还是商业模式融合看,“新能源+储能”都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 。有人形容现阶段新能源与储能的组合,就是瘸子和瞎子的组合。尤其储能仍处于产业发展的初期,出于安全等综合因素的考量,储能还是“做加法”的阶段,还没有到“做减法”的时候 ,需要规模化来带动来成本的走低。

        有不少企业认为 ,储能成本最合理的疏导方式还是要通过发电集团层面去解决。如果站在“光伏+储能”一体化的角度去考虑  ,在光伏端 ,放开容配比、降低非技术成本等方面依然有很多空间可以挖掘 。相比国外 ,中国新能源的非技术成本已占到总投资成本的20%以上,仅此一项算到度电电价上就至少有0.1元 。

        目前畸形的价格折射出畸形的供求关系 、产业环境和信用缺失,新能源与储能两个本应紧密结合的事物 ,正被割裂开来,甚至互相抵牾。“两张皮”现象既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也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如何探索出一套可再生能源与储能协同发展的支持政策或是商业模式 ,以调节的效果作为考核指标 ,让新能源配置储能的立足点从“满足并网考核”逐步向“全生命周期回报”转变。这样既能稳步实现储能度电成本的降低,又能避免最低价中标对市场秩序的扰乱,值得所有相关参与者、决策者、管理者深思。

        1234

        上篇:

        下篇:

        350 45px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77号比科新大厦  传真 :  电邮:303235380@qq.com 

        陇ICP备14001663号 大发集团集团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1.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