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发集团



      1. 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180 50px

        行业新闻

        风光储元年的情势与反思

        来源:储能100人 | 作者:储能100人 | 2020年6月9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在国内 ,虽然各方在电站投运之前都签订了相关协议 ,之前投运的示范项目试图通过租赁模式来实现对质量和安全的管控 ,即业主建立储能电站后,通过容量或电量租赁,由使用者支付租赁费用 。从目前来看 ,效果也不尽明显,很多电网侧储能电站运行效率与当初设计的目标有不小的差距。

        “中国与国外的国情不同 ,国内储能的客户主要都是央企、国企,难道让央企天天去和民企打官司?”在储能国标制定者看来,在中国 ,通过法律和合同条款约束根本没戏 ,只有通过严格的监管来约束 。

        现有监管能力的缺失也是阻碍产业发展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储能产业链上下游管理涉及能源局、应急管理部、工信部等多个部门 。储能至今仍缺乏强有力的牵头部门,比如储能的消防安全至今不知道到底该由谁来负责。

        对于“新能源+储能”方面沸沸扬扬的争论 ,中国电科院电池储能技术检测部专家认为  ,现阶段储能的发展技术不是最主要的问题,更多的是管理问题,如何做到规范化管理是当务之急。“储能需要溯本清源,还原行业的真实面目,并在此基础上去改进。储能与电动车最大的不同是,储能是集中使用,完全可以延伸到用户那里 ,可以做到全环节把控 。”

        上述专家建议,要改变低价竞争主导市场的局面,一方面,需要引导客户认识到质量和价格成正比的关系 ,让客户明白2000万和4000万的储能系统区别在哪里;另一方面,主管部门需要加强对储能的事前 、事中和事后的监管 ,严格执行国标标准 ,提高储能的进入门槛。

        如何走向共生与共赢

        风光储大幕开启的2020年,被业界誉为风光储元年。储能产业原本想借助风光等新能源发展扶摇直上,在这块看似前景不可限量的世界里,眼下却偏偏走入了死胡同 。

        当前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速度超乎所有人的预期,但它发电过程中间歇性 、不稳定性和不可预测性的劣势同样突出 ,新能源渗透带来的电力系统复杂度快速提升。

        在众多光伏从业者看来 ,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刚突破平价曲线 ,大规模发展还远未到来。但另一方面,光伏如果想要大发展,就必须持续降成本,也需要一定的规模来支撑 ,对电网的稳定性考验就越来越大,这两者之间显然也存在悖论。

        双方博弈之下,配比一定比例的储能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方向 ,储能相关从业者则更关心这一政策落地的可行性。

        从目前来看,不同省份对新能源场站的配置储能比例也不尽相同 ,最高的要求配置发电功率的20%,最低要求配置比例为5%,时长要求1小时 、2小时不等。让新能源企业困惑的是 ,这些配置参数是怎么测算出来的,需要有更详细的依据,按新能源装机容量比例配置储能的一刀切做法有待商榷 。

        1234

        上篇:

        下篇:

        350 45px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77号比科新大厦  传真 :  电邮:303235380@qq.com 

        陇ICP备14001663号 大发集团集团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1.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