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发集团



      1. 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180 50px

        行业新闻

        储能产业有序发展还要解决四大难题

        来源:中国能源报 | 作者:中国能源报 | 2020年3月24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从化石能源主导到增加可再生能源占比 ,从集中式供能为主到与分布式供能共生,事实上,我国历次能源变革,虽然最终完成了转型 ,但在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政策偏失 、投资过度、供需失衡等种种因素,也让大发集团付出了较高的时间、资金成本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削减了理应取得的成效。蓄势待发的储能产业,站在现代能源体系新的风口上 ,“以史为鉴”,又该如何高效嵌入当前能源供应体系中 ,发挥其协同价值?

        顶层设计是导向

        从长远来看 ,储能是未来能源供应的“稳压器”,发展储能的初衷是解决“弃风”“弃光”的消纳不足以及多能供需不均衡性。储能重在“储”而非“能”,在我国碳减排压力下,可再生能源在一段周期内的占比仍会继续攀升,从而进一步加剧能源供需的不均衡性和不确定性 ,就目前储能技术 、业态来看,希望借储能之力在短期内解决上述问题无异于望梅止渴。在储能技术尚不成熟 、经营模式尚不明确 ,而大数据、物联网快速发展的当前,继续优化顶层设计,一是为巩固未来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毫不动摇支持鼓励储能技术研究和发展;二是在当前节省储能设施投资背景下,可借助能源物联 、智能结算的手段解决供能平衡问题 。既可找远水又可解近渴,应更符合当前我国能源体系改革要求 。

        避免企业“一哄而上”

        确定储能产业定位以来 ,从《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19—2020年储能行动计划》 ,各部委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支持意见或规划,政府、企业各方有序推进  。考虑到曾经在“过激”政策影响下 ,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利用政策“骗补”,光伏 、风电等行业盲目扩张 、消纳迟滞,新产业不能走老路。建议相关部门在制定储能扶持、激励政策时 ,要吸取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产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通盘考量储能发展技术水平与市场容量 ,加强事中监管、纠偏力度,避免一哄而上 ,造成国家补贴资金流失及社会资源浪费,进而干扰储能产业健康发展 ,更不能因踏步不准而错失发展机遇,牵制了能源变革进程。

        慎选技术方向

        发展储能产业,技术是前提和关键。《计划》明确了5年的技术发展目标 。近期 ,西安交通大学也新增全国首个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反映出高校对于储能产业的积极拥抱姿态 。但是引导高等院校、企业致力于储能技术的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以及产教融合,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储能技术研发领域的政策倾斜力度,针对新技术支持多应用场景商业化试点运营。随着储能技术多样性的进步,要结合我国现有的工业环境、技术水平、成本造价等因素,准确选择适合我国国情发展的储能技术重点支持、培育 。同时针对争议较大的储能技术 ,要谨慎扩大商业化运营。以动力电池梯级利用为例 ,尽管目前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在电信基站等场景进行了尝试,但仍面临效率偏低 、电池剩余寿命及一致性评价技术不成熟 、即将退役的动力电池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因此,为避免发生不安全、低效等系统性问题而将制约储能产业持续发展,应尽快完善动力电池梯级利用技术 。

        12

        上篇:

        下篇:

        350 45px

        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77号比科新大厦  传真 :  电邮:303235380@qq.com 

        陇ICP备14001663号 大发集团集团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1.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