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发集团



      1. 能源效率、储能等7个关键领域 ,对中国向零碳排放的过渡至关重要

        2021年4月20日

        落基山研究所与中国投资协会合作发布的《零碳投资:来自中国碳中和目标的机遇》报告指出 ,到2050年 ,资源回收 、能源效率、数字技术、需求方电气化 、零碳发电、储能、氢的市场规模将达到近15万亿元人民币(2.32万亿美元)。此外,预计到2050年 ,这七个领域的利益相关者将直接或间接利用约10.8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

        这七个关键领域包括 :

        1.资源回收

        到2050年,钢铁,水泥,铝和塑料三个关键领域的资源回收将创造4,300亿美元的市场 ,并在2020年至2050年之间实现400亿吨的碳减排 ,这意味着零碳转型对碳减排的贡献超过30%。

        到2050年 ,用于电力系统中能量存储的二手EV电池的市场规模将至少达到177.3亿美元,因此电池回收不仅有益于经济 ,还有助于确保环境的可持续性 。电动汽车电池回收的巨大市场潜力背后的推动力将包括对能量存储的需求不断增长 ,电动汽车报废电池的供应不断增加 ,有利的政策环境以及积极的市场氛围。

        2.能源效率

        能源效率有望在帮助中国实现零净排放目标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尽管中国成功地利用能效来使其能源行业脱碳并确保其电网的可靠性,但要确保该行业得到充分利用,仍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在2006—2016年期间 ,中国在能源效率方面的总投资达到3.25,00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4.1% 。

        工业能效是中国提高整体能效的重中之重,落基山研究所倡导中国政府和能源效率利益相关者关注四个主要领域 :改善通用设备的能源效率 ,余热和压力的级联利用,基于数字和智能技术的流程和系统优化,节能技术在特定工业过程中的应用,以确保该行业得到充分利用 。

        3.数字技术

        基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数字化转型正在改变着全球经济的各个领域,并将成为能源系统优化的加速器 。研究指出 ,到2050年实现中国的零碳能源转型将需要深度电气化 ,而近75%的能源将来自可再生能源 。

        预计数字化将帮助中国进一步加强其能源管理 。物联网在能源管理中的应用预计将使工业/制造设备的能源消耗大约减少0%~15%。在工厂数据中心中使用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学习可以将冷却系统的能耗降低40%,并将整个系统的能源效率提高15%。

        4.建筑电气化

        该报告倡导中国在制冷、照明和家用电器100%电气化之后,使建筑物的采暖和烹饪电气化。电加热和烹饪将带来巨大的新市场和减少碳排放的潜力。

        5.可再生能源发电

        电力部门约占全社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0% ,这主要是由于火力发电厂燃烧化石燃料所致 。因此发电的脱碳对于整个经济的减排至关重要。根据能源转型委员会的分析 ,到2050年,中国近65%的总发电量将来自风能和太阳能 ,其中10%来自核能,14%来自水力发电,10%来自生物质,以及4%来自改造后的天然气厂碳捕获,使用和存储。

        落基山研究所估计,到2050年,如果中国继续进行发电脱碳以达到净零目标 ,那么与常规情况相比 ,电力系统的总减排量将达到330亿吨。可再生能源市场规模将达到每年7000亿美元 。

        6.储能

        储能被称为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守护者,它将成为中国对发电车队进行脱碳以实现零净目标的基础。报告称 ,到2050年,中国的电池储能能力将达到510GW,市场规模将达到2500亿美元。

        在2020—2050年间,储能预计将占电力系统碳排放量减少量的1/3 。到2019年底 ,中国安装了1.7GW的电池存储容量,比2018年的安装量增加了59%,预计到2050年将安装510GW 。分布式能源存储有望在能源互联网(IoE)的趋势下逐步大规模应用 。

        7.氢

        预计到2050年,中国的氢气需求将从目前的每年2500万吨增加到每年8100万吨 。仅使用绿色氢气,在未来30年内 ,零碳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减少200亿吨以上过渡 。

        氢的未来市场潜力巨大,仅氢的销售将在2050年带来每年980亿美元的市场价值。通过利用氢,中国大部分重碳排放行业(包括制造业,交通运输和发电行业,即使不是全部)有望全部实现脱碳 。

        来源(能源界) 作者(能源界)

        大发集团集团(www.zhxsjd.com)



        1.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