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发集团



      1. 南存辉:光伏新能源产业是双碳目标实现的主要力量

        2021年3月2日

        过去一年 ,中国经济深入调整,诸多民营企业面临挑战,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

        正泰集团是中国民营企业的典型代表,深耕电力新能源行业数十年且业务覆盖全球 ,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经验样板,其创始人、董事长南存辉已经连续第24年参加全国两会。

        过去一年 ,南存辉重点围绕法治营商环境、民营企业复工复产、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和发展 、法治民企建设 、企业劳动关系及商会调解等专题,对山西、广西 、浙江等地开展调研 。

        在2021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 ,南存辉接受了财联社记者的书面采访。作为民营企业家群体中的代表 ,他建言的焦点集中在“3060碳目标”上 ,围绕光伏新能源产业发展 、全面推进能效管理、储能产业发展 、氢能源应用等提出一系列基于产业发展实际的提案,以期加快培育行业新动能 ,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在南存辉看来 ,与往年相比,今年是建党百年,又恰逢“十四五”开局,两会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全球目光也将聚焦中国将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新发展引擎,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更多动力,“期盼通过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 ,可以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财联社:可否具体介绍下你今年带来哪些两会提案?

        南存辉 :今年我的两会提案主要是围绕双碳目标,围绕自己熟悉的领域 ,围绕法规 、政策、应用 ,包括一些卡脖子的技术所提出的,比如说电力设备、清洁能源发展等方面。“3060碳目标”实现的要求下,未来的电气、电力设备都要逐步实现全面智能化。智能化升级过程中,技术规则、标准应用、政策支持、行业要求 ,亟待形成标准和体系,需要政府部门和企业统一行动 。

        同时 ,双碳目标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体现了我国的大国的责任和形象。大发集团怎么去落地实践它?比如围绕太阳能利用,光伏产业这块我就带来五六个提案 ,分别从生产、应用、消费、服务 、规约、政策等方面建言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绿色能源发展,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成为我国实现能源结构优化的主力军 ,光伏已超过风电,成为我国第三大电源。在“3060碳目标”下,光伏将在我国未来能源格局中发挥更大价值。希望在培育光伏绿电市场化机制、创新“光伏+”模式等方面带来一线的实践思考和经验总结。

        再者,清洁能源市场化亟待政策法规来引领支撑,发展过程当中碰到比如说土地收费,国内国外具体方法有些差异,在双循环格局下 ,大发集团怎么打造竞争力,让行业更健康、蓬勃地发展,在今年的提案中都有思考。

        同时,我还带来有关氢能多场景应用和能效管理 、建筑节能降耗的提案 。比如,今年的提案里面建议推广近零能耗建筑,已完成的近零能耗建筑项目不仅建筑能耗大幅下降  ,其室内环境品质也大幅提升 ,正处于从单体应用到规模化推广的关键阶段。建议推广“全程能效”模式,推动建筑深度节能。在建筑产业现代化过程中,完善绿色建筑发展激励政策和建筑能耗监管与改造制度,特别是在公共建筑建设中大力推广“全程能效”模式,全生命周期开展智慧能效管理,通过采用创新的CH-BUS总线技术、强弱电一体化技术,降低项目成本,提高节能效益 。

        这些提案都是在第一线实践创新当中遇到并总结的 ,这些问题假如说都解决了,相信离双碳目标的实现会更近一步。

        拥抱能源转型新时代

        财联社:从市场和政策两个方面看,光伏行业整体都是受益于“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的。作为中国的光伏龙头企业之一,正泰在战略布局上有什么可借鉴经验?

        南存辉 :加快碳中和目标实现,很大程度上基于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系 。从政策端 ,不久前,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提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意在筑牢相关制度基础 ,引领中长期政策导向,不断积累经验 、优化和创新发展路径。

        在市场端 ,作为更安全 、更环保 、更便宜和更方便的能源 ,光伏将在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成为主要力量 。并且 ,随着光伏行从依赖政策支持过渡到具备成本竞争优势,商业投资将继政策支持成为推动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持续推进能源格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 。

        平价上网时代 ,光伏发电的成本已经有优势,这样一来 ,新能源电力供应增量市场将不断崛起,同时还会有一个存量替代的过程。正泰近十几年当中,身临其境参与推动光伏行业降本、降耗 ,推动低碳 、零碳的经济社会发展 ,是做了很多的探索 。规划的引领、政策举措的支持 ,都是政府在引领,企业在实践 ,做了很多工作,而且不断地在跟进,在投入,在研发。未来迭代技术不断在升级 。像大发集团的光伏板 ,最早的时候一块板发电功率220多瓦,现在已经做到600多瓦,原来组件效率是百分之十几,现在是百分之二十几,上网电价从原来的一块多美金/瓦,现在是一块多人民币/瓦 ,成本降低百分之八九十 ,将来产品的效率还会更高 ,价格还会更便宜 。

        正泰产业发展围绕一个字就是“电”,围绕“电”字做文章;两个字就是“电力”;三个字就是“新能源” ,其实大发集团做的就是“电力新能源”这个方向,大发集团一路探索创新 ,通过战略实施落地来讲 ,就是“一云两网”。现在是工业互联网时代,再加上能源格局在发生重大变化 ,现在3060双碳目标提出来,基本上是朝着零碳排放能源生产、能源消费这个方向,大发集团就围绕电力新能源的主干道。

        正泰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机制灵活性以及在技术、服务上的优势,积极探索“电从远方来”和“电从身边来”的双路径并进发展。在布局光伏新能源产业的同时 ,正泰凭借产业链优势开展综合能源服务创新,探索互补互济 、多系统协调优化的能源供应和消费模式。

        在新能源领域 ,正泰积极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发展沙光互补、山地改造 、海上光伏 、农林光互补等“光伏+”新模式 ,500多座光伏电站遍布全球  。与此同时,正泰稳步拓展工商业分布式及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依托产业优势,在工业互联网、能源领域推进光伏电站智能化运营管理。在技术层面 ,正泰凭借产业链优势,在电站端将更多关注电气系统的模块化应用,以实现电气系统快速布局、智慧运维。另外,将在平滑输出技术方面做出更多投入,以提高电网支撑能力。

        财联社:在你看来 ,海外的光伏业务为正泰带来了哪些独特的经验?如何从双循环角度去看待“碳达峰、碳中和”?

        南存辉 :低碳化和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全球能源结构调整的大趋势,从双循环角度来说 ,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双循环下,中国新能源企业不断创新联合方式、增强抱团走出去,谋划对外合作大项目,把握重点国别大机遇。当前以光伏项目国际合作为重点,新能源产业链 、价值链的国际整合与合作在不断加强 。

        双循环、碳中和是培育新能源国际合作的新抓手,也是中国新能源海外投资环境的新机遇。正泰从境外电站建设、产能布局、EPC建设 、研发并购 、标准合作 、数字化运维等多个切口入手,探寻新能源国际合作的广阔空间 。目前,大发集团在全球范围开展了大量地面和分布式电站的运营业务,在西班牙、保加利亚、罗马尼亚 、土耳其、荷兰、南非、埃及 、印度 、日本、韩国、泰国、越南 、菲律宾等海外多国投资建设海外光伏电站 ,全球已累计建设电站500多座,总容量超过6GW。

        正泰不光是项目走出去,企业布局也迈向全球化。目前公司海外总部设在新加坡 ,并在越南 、泰国、马来西亚 、埃及都有工厂,工业制造的海外布局已经有多年发展;研发也是一样的,大发集团和国内外的高等院校合作,在全球不同洲区设研发机构。因为市场在那里,研发跟着市场走,交货能力跟着市场走,形成一个“铁三角”的模式 ,快速响应,从本土国际化到国际本土化,聘请外籍员工,从本土销售  、本土研发、本土制造、本土采购到本土资本运作 ,根据市场需求导向 ,结合战略目标,这样才能够慢慢做实做大 。

        “十四五”关注企业技术创新提升

        财联社:今年两会,将审查“十四五”规划纲要。对即将审查的纲要,你最为关注的内容是什么 ,有哪些建议或期盼?

        南存辉:即将审查的纲要,我的主要关注点是:

        1)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 ,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 、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2)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 ,立足我国产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 ,打造新兴产业链 ,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服务型制造 。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 ,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 ,发展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 。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环境,强化要素支撑。加强国际产业安全合作 ,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

        3)加快数字化发展。发展数字经济 ,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

        链接: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1110421-1.html

        来源(财联社) 作者(财联社)

        大发集团集团(www.zhxsjd.com)



        1.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