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发集团



      1. 透过地方两会 看新能源发展趋势

        2020年3月31日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近年来,新能源在改善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小编发现,在今年各地相继出炉的两会政府工作中 ,对新能源发展着墨颇多 。其中 ,工作报告多次提到能源与电力,重点工作涉及改革、降电价、清洁能源消纳等能源环境领域相关内容。小编现分区域摘取各省政府报告中涉及新能源相关内容 ,以飨读者。

        华北地区

        积极面对减排难度持续增大的挑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为华北地区各省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 ,政府报告还要求应紧跟世界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合理布局风电、光伏建设 ,并探索开展“新能源+储能”试点示范。具体来看 :

        北京市

        1.继续打好蓝天保卫战,积极面对减排难度持续增大的挑战 ,坚决完成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

        2.围绕光电、新能源等行业加强科技攻关 。

        3.继续推进农村地区散煤清洁能源替代,进一步提高全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 。

        天津市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全力推动产业、布局 、能源、运输四大结构调整 ,基本解决“钢铁围城”“园区围城”问题。关停整合热电联产电厂周边燃煤锅炉 ,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000万吨以下 。基本完成燃气锅炉低氮改造 ,推进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和重型柴油车在线监控,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确保PM2.5浓度持续降低 。

        河北省

        1.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推进重点污染企业退城搬迁,加快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 ,深化燃煤锅炉、扬尘 、机动车、挥发性有机物等专项整治,持续加力治理“散乱污”企业,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2.坚持宜电则电、宜气则气 、宜煤则煤,积极稳妥推进安全清洁取暖。落实应急减排差异化定量管控,多排多限、少排少限、不排不限,不搞“一刀切”。

        3.支持市场化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建设先进环保、氢能等省级产业创新中心 ,支持国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实施规上企业研发机构扶持计划,培育更多“独角兽”企业和细分市场“单项冠军” 。

        内蒙古自治区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聚焦突出问题 ,把各项治理措施落实到位。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工业炉窑治理 ,抓好“散乱污”企业、散煤燃烧、柴油货车污染等专项治理 。

        2.紧跟世界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合理布局和有序推动风电、光伏等产业规模化、基地化发展,加快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创建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

        3.从严控制草原核心区新建风电 、光伏和矿山项目 ,支持在荒漠地区、采煤沉陷区、矿区排土场建设光伏电站和风电基地。

        山西省

        1.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推进中煤科工智能制造基地、中船重工新能源装备产业园等项目 ,打造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煤机智能制造装备等产业集群。

        2.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推动吉利 、大运、成功等企业项目建设,打造太原、晋中 、长治 、运城产业集聚区 。

        3.新能源产业重点推进“氢都”大同新能源产业城、孝义氢能等项目建设,推动光伏 、风电平价竞价上网。

        4.电力产业重点推动1000千伏蒙西—晋中特高压交流工程建成投运,开工“两交”交流特高压落地工程和“西电东送”通道调整工程,推进晋电送浙 、晋电送冀,力争外送电量突破1000亿千瓦时。

        5.深化电力体制改革 ,加快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 ,构建中长期交易 、现货交易、辅助服务市场协调发展的现代电力市场体系,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力争达到1300亿千瓦时。

        6.加快发展新能源,探索开展“新能源+储能”试点示范,推进垣曲 、浑源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有效开发利用地热资源 。探索“分质分级、能化结合 、集成联产”新型煤炭利用方式。开展煤炭绿色清洁高效利用 、大规模储能、智能电网、氢能 、能源互联网等领域技术攻关。办好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

        东北地区

        作为老牌的工业基地,除了抓好传统能源发展外,各省政府报告中不乏“绿色”身影。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推进电力配套工程建设和加大新能源领域投资成为重点任务 。

        黑龙江省

        1.坚持方向不改、力度不减 ,加快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 ,重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

        2.围绕制造业质量提升,持续推动技术改造、智能改造和绿色改造。围绕装备 、能源 、化工 、食品 、新材料、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 、新一代信息技术、种业及农机装备等重点产业 ,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开展联合攻关 ,力争产出一批高水平成果。

        3.引导龙江振兴基金加大对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与新医药、新能源与节能等领域的投资。

        吉林省

        1.突出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医药健康等重点领域,实施900个转型升级重大项目,加快长春丰越12万辆产能提升、恒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 、白城梅花30万吨谷氨酸钠等一批项目建设。

        2.开工白城向阳500千伏电网工程等11个新建电力项目 ,继续抓好通榆百万千瓦风电等29个新能源项目 、开工15个新建项目 。利用俄气过境优势,深入实施“气化吉林”工程 ,谋划建设长岭天然气化工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 。

        辽宁省

        1.确保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坚决完成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 、国家海洋督察整改任务 。抓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空气质量达标天数280天以上,PM2.5浓度下降到39微克/立方米 。

        2.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集群 。

        3.抓好辽西北供水二期、徐大堡核电二期、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辽宁段等重点项目。

        华中地区

        加快建设水利工程 、特高压工程、加快推进泛在物联网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河南侧重于风电设备基地建设和应急储气库建设,湖北则侧重火电和特高压输电项目 ,湖南则瞄准LNG项目,计划实现“气化湖南”。

        河南省

        1.持续推进“四水同治” ,完成前坪水库建设 ,加快建设引江济淮等十大水利工程,开工建设南水北调观音寺调蓄工程等一批重大水利项目。建成青电入豫工程和6个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中心 ,开工建设平顶山盐穴储气库等重大工程。

        2.做强做优主导产业 。推进格力智能制造、通用电气风电设备制造基地 、双汇倍增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 。

        3.坚决推进污染防治攻坚。生态环境事关全社会共同利益,必须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好。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 、科学治污、依法治污 ,下大力气调整优化产业 、能源、运输 、用地结构 ,强化联防联控和区域共治,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

        湖北省

        1.聚焦精准治污 、科学治污 、依法治污 ,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双十”工程,打好蓝天、碧水 、净土三大保卫战。加快建设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 。深化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 ,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支持长江新城打造绿色发展先行区。

        2.根本解决能源瓶颈制约问题,加速推进金沙江水电和陕北火电送湖北特高压输电工程,争取提高三峡电能湖北消纳比例,实施城市供电能力提升工程。

        湖南省

        1.确保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加大中央交办、督办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力度,继续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2.加大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力度,加快永州电厂、华容电厂、雅中直流工程湖南段 、“气化湖南”工程 、岳阳LNG储备基地等能源项目建设 。

        华东地区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更为突出的区域,各省明确将加快壮大绿色产业 。其中,山东全年接纳外电1000亿千瓦时以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3750万千瓦以上,一片春意盎然。

        上海市

        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筑生态文明之基、走绿色发展之路 ,加快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生态之城,并加快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力度 。

        山东省

        1.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力推进“四减四增”,打赢八场标志性战役 。实施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全面完成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 ,确保大气环境质量不反弹。持续加大推进力度 ,坚决完成3700万吨煤炭消费压减任务 。加快优化能源结构,全年接纳外电1000亿千瓦时以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3750万千瓦以上。

        2.加快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扎实推进国家级现代化海洋牧场综合试点,抢抓机遇发展海洋高端装备制造 、海洋生物医药 、海洋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打响“山东海工”品牌,建设好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推进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实体化运作。

        江苏省

        1.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加强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环境综合治理 ,抓好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整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等重点任务 ,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努力实现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目标。

        2.加快发展壮大绿色产业。制定出台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意见,培育发展一批能耗低 、排放少 、质效高的绿色产业集群和一批大型专业化节能环保企业,使之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坚持陆海统筹 ,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提升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安徽省

        把握新时代新要求,紧紧扭住新发展理念推动发展,持续深化、一体推进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各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上,切实把创新 、协调、绿色、开放 、共享发展贯穿到推动高质量发展全过程 、各方面。加快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实施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完善应对重污染天气差异化管控措施。

        浙江省

        1.创建氢能产业创新研究院,大力发展氢能产业。加快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推进县域特色经济“双千亿”工程和块状特色经济提升行动 ,高水平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新增小微企业园200个 。

        2.深入推进蓝天 、碧水 、净土、清废行动 ,高标准完成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任务 ,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 。高质量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建立健全环境污染问题发现机制 ,举一反三抓好突出问题整改。

        3.加快推进三澳核电一期等重大能源项目;加大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力度。

        福建省

        1.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 、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增加值突破6000亿元。

        2.认真整改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坚决打赢蓝天 、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化工业 、机动车等污染源综合治理,完善臭氧污染防控体系 。全面总结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成效 ,持续推出更多创新举措。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 ,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 。加大对绿色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 ,培育绿色经济增长点。

        江西省

        1.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和生态鄱阳湖流域建设行动计划,加强“五河两岸一湖一江”全流域生态保护与治理,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八大标志性战役。

        2.建成分宜电厂扩建项目,续建雅中—江西特高压直流工程 、丰城电厂三期扩建、瑞金电厂二期扩建项目,开工信丰电厂新建项目 。

        3.推动汽车 、家电等更新换代,支持开展新能源汽车租赁服务,加快智能充电设施建设。推进公共机构节能 ,广泛开展绿色创建,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让低碳生活成为新时尚。

        来源(电力大数据) 作者(张栋钧)

        大发集团集团(www.zhxsjd.com)



        1.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