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发集团



      1. 中国将能继续领先全球新能源发展

        2020年1月14日

        最近有外媒文章提出,不要让中国赢得清洁竞赛,还罗列了许多数字说明中国目前在新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但笔者认为,未来中国不仅要成为全球能源发展的参与者,更要成为推动者和领导者。

        能源生产和使用方式正在发生转变

        在过去的40余年中 ,中国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 ,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不能回避的是 ,取得这些成绩的背后 ,是以大量能源资源投入和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由于能源资源禀赋以及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中国的能源投入一直是以煤炭为主的。而由于煤炭本身相较于其他能源的污染物排放系数更高,加上过去能源利用水平较低,使得生态环境承受了巨大压力。

        当然,这些负面影响与中国过去所处的发展阶段是密切相关的,这也与主要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相符合。而今天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9000美元,迈入了中高收入国家的行列。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物质增长需要 ,环境越来越成为生活质量的一个主要指标,这对能源开发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除了生产力发展水平还要继续提升之外,更离不开“更蓝的天”“更清的水” 。这就需要探索一条能够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清洁、高效与绿色的发展模式。

        此外,中国目前已经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单位GDP能耗与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同时中国还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未来面临着兑现对国际碳减排承诺的压力。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中国在能源领域有深刻的变革,同时角色定位也要从全球能源发展的参与者转变为推动者和领导者 。

        纵观最近几百年人类能源应用的几个重要的变革节点。一是在工业革命的初期,煤炭的开发和利用使得人类可以掌握新的动力来源。二是电力技术的应用,大大扩展了能源的用途,并提升了生活的品质。经过多年的积累,以新能源、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型能源技术已经实现了较大技术突破,目前能源领域正处于另一个关键的变革节点 ,那就是能源生产和使用方式正在发生转变 。

        在能源的生产侧,以光伏和风电为代表的非化石能源成本不断大幅度下降 ,已经开始具备与传统能源竞争的经济性 。同时,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将使能源系统对大规模清洁能源消纳成为了可能。未来随着光伏、风电和储能成本的进一步下降,能源供应结构都将发生深刻变化。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将大幅提高 ,甚至未来可能成为主导能源 。同时,随着页岩气技术的进步,以及可燃冰开采技术的突破,未来天然气的使用也将更为普遍。化石能源的使用以及由此引发的环境污染和碳排放问题将得到抑制。

        在能源的需求侧,随着电动汽车与电池技术的成熟与广泛应用,城市环境将变得更加清洁,能源安全保障水平也将得到提升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电能在终端能源中的比重也将得到不断提升 ,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活动也将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此外,即使在还需要化石能源投入的领域 ,随着天然气的替代以及能源清洁利用技术的推广,整体能源系统也将更加清洁 。

        中国将坚定不移地发展清洁能源的道路。清洁能源的发展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对中国实现能源独立和保障能源安全也有重大的意义。最近几年,部分西方国家在保守势力抬头的情况下,对于清洁发展的态度有所变化,这也给全球清洁能源的发展前景带来了隐忧。在这样的背景下 ,中国制度优势开始得到体现,可以持续推进国内清洁能源发展 。以国内市场为基础,培育出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型能源企业,加强中国能源企业在全球能源行业的影响力 。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在能源技术领域都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追随者。新的能源技术一般都在发达国家经过成熟的应用后,才逐步向中国推广。但这种情况在新能源领域已经改变,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 ,利用后发优势,目前已经在很多方面领全球之先 。目前中国已经是风电和光伏最大的装机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这些事实说明,中国可以在能源发展领域打破对西方权威的迷信,树立起发展道路自信与制度自信。未来中国不仅要成为全球能源发展的参与者,更要成为推动者和领导者 。

        中国需要全面深化能源改革

        未来中国要坚持对自身能源发展道路的自信,以创新为动力,不断探索与突破能源技术发展的前沿 。能源领域所发生的种种变化,需要能源管理体制和机制都做出相应的调整。这就需要确立能源发展的道路自信与制度自信,通过全面深化能源改革来克服阻力,推动能源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保障中国赢得清洁竞赛。

        首先,需要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建立健全现代能源市场。由于能源商品的特殊性,以及能源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能源领域的市场化程度相对比较低。这带来一系列的矛盾 ,尤其是能源价格难以反映能源的真实成本,造成了资源配置失当。因此需要通过改革提升能源市场效率 ,通过电力市场放开 、油气管网分离、能源定价机制调整等方式 ,加快推进电力油气体制改革,让市场在能源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能源发展制度自信的重要体现。

        其次 ,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激发创新活力。能源领域市场集中度较高 。中国进行全面深化能源改革,意味着现有的利益格局要进行调整。从供给侧,需要放开市场准入限制 ,并对市场主体给予公平对待,在制度层面保障清洁能源接入整体能源供应系统 。在能源配送环节 ,如输配电网络和油气管网,要加强对于垄断企业的监管 ,也将有益于新能源发展。

        再次,需要推进碳排放市场。化石能源的使用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控制碳排放对践行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减排承诺,实现新中国百年构建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市场 ,使化石能源成本反映环境成本,增强清洁能源的竞争力  ,并促进能源结构的调整,这也是能源发展道路自信的重要体现 。

        来源(一财网) 作者(林伯强)

        大发集团集团(www.zhxsjd.com)



        1.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