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发集团



      1. 新时期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分析

        2020年1月14日

        在当前能源资源紧缺 ,人口密度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下,新能源的合理开发及有效使用决定了人们未来的生活和发展。我国从保障能源安全的基本点出发,推动新能源技术研发,大力倡导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通过能源结构调整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可持续性 。

        新能源发电有关政策

        针对新能源在发电领域的重要性 ,我国已对其有了深入的认识和细致的研究,出台了不少相关支持性政策。新能源发电通过对外开放吸引了大量外资,同时也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 、管理方法、先进经验,以促使我国新能源发电效率的提高和新能源技术的进步。同时,税收政策也对新能源发电的影响较大。针对新能源发电项目 ,我国政府给予“三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当研发机构研究新能源发电技术时,我国政府还会为其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另外,为支持新能源开发项目,特别是新能源扶贫项目 ,我国出台了信贷优惠和扶持政策,针对地热能发电技术项目与小风电研发项目,我国政府出台了低息贷款政策。从以上种种政策中不难发现,在促进新能源发展方面,我国制定的政策主要目的在于鼓励发电企业能够充分推动新能源技术进步,实现我国电力行业新能源的转型发展。

        新能源技术比较分析

        太阳能技术

        光伏发电系统由光伏组件、控制器、逆变器、储能系统等部件组成 。电池和组件是它的发电电源。通过连接储能系统,可进一步达到储存和使用太阳能的目的 。也可以有效选择不同的系统 ,根据控制系统的终端配合公共电网调峰。太阳能受天气影响较大 ,出力波动很频繁,因此,需要根据大数据分析 ,提前做好发电上网计划,以保障电网运行安全平稳。

        风能技术

        “三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风力发电基地 ,但由于本地消纳能力不足,需要通过电网进行大规模远距离送出 ,也因此带来了一些经济上和技术上的问题。要进行大规模风力发电,需要面对系统调峰的问题,然而 ,目前中国的峰谷差大约有30% 。因此,应进一步改进风力发电技术 ,降低成本 ,提高发电效率 。此外,风电项目开发时间较长 ,成本相对较高 ,市场竞争并不规范 ,这些都对风力发电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核能技术

        核能是一种清洁高效的新能源。但由于其具有一定风险,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核反应堆技术的开发和吸收 。与此同时,核能目前在我国的应用范围过于狭窄。美国、日本和其他发达国家在这项技术上仍然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因此,我国应积极参与相关国际合作研究,努力以最少的资本投入提高技术发展水平 。此外 ,核能的发展有很大的风险 ,在核能的应用中,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以充分发挥核能的价值,同时减少其可能带来的危害。

        新时期我国新能源经济发展现存的问题

        随着政府大力推进新能源发展,鼓励企业开发新能源 ,并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导致大量企业蜂拥而至,其中有一些人趋之若鹜,利用倒卖项目指标谋利。这些企业的存在极大地扰乱了市场上正常的竞争秩序,导致一些企业以高价争夺项目,同时为了满足企业要求的投资回报 ,再压低工程总包价格 ,从而导致项目建设质量下降,影响到整个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

        新能源是一种转型发展的新经济,主要是近年来才有了较快的发展,新能源发展管理体系的配套制度滞后,阻碍了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和经济转型发展进程 。在新旧能源交替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生产水平和生产成本的差异 ,在过渡时期会出现连接和协调不当等现象。

        就我国新能源发电而言,重要的关键设备还需要购买进口零部件,这意味着中国目前没有完全掌握新能源生产的核心技术,处于消化吸收的阶段 ,因此,中国还无法自主地升级和创新技术乃至引领新能源技术发展 。

        促进新能源未来发展的建议

        积极推进电价改革。与传统的火电相比,新能源发电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如果价格相同,则大多数用户会首先选择火电,久而久之,新能源电力结构的优化调整便会遭受影响。针对以上情况,应大力改革电价 ,如果用户购买新能源电力 ,可以实行其他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推广用户和企业大力使用新能源。

        新能源项目补贴滞后也是影响新能源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改革迫在眉睫。我国新能源发电的电价补贴来自财政部管理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 ,由于可再生能源附加欠缴和财政拨款不足,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的扩大 ,补贴缺口也持续累积。受累于补贴拖欠 ,新能源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往往是火电企业的3~5倍,极大地影响了新能源发电企业的正常经营,也降低了资本对新能源项目的热情和信心。

        加快推进配额制和竞价、平价上网。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是指政府要求被考核的主体需保证一定比例的电力来源于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制仅针对电量进行要求,电价则交由市场决定 。被考核的主体可以是地方政府 、发电企业 、电网企业和终端消费者 。如果被考核主体由于资源禀赋或其他原因无法完成配额义务 ,可以通过购买可再生能源证书(即绿证)来达到配额要求。

        随着电网消纳能力的提升和电价机制进一步的梳理,应把消纳和补贴在项目投产运营之前解决 ,而非矛盾持续累积。竞价、平价上网的模式将使项目电价逐步由市场竞争决定。但这需要有效控制新能源项目的非技术成本,同时严格执行可再生能源发电最低保障收购政策。

        创新新能源经济发展制度 ,完善管理机制。为了营造新能源发展良好的氛围与空间 ,应通过以下几点完善新能源发展的制度体系和管理机制 :一是通过政府补贴缓解新能源研发成本高、资金回笼慢造成的低碳转型发展缓慢;其次,为确保新能源投放市场后的健康竞争,促进新能源经济的稳定发展,应通过比较完善的管理机制,将扰乱市场、浑水摸鱼、牟取暴利的不良企业逐步淘汰 ,为新能源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在当前低碳经济的主导下,新能源从补充电源走向主体电源是能源转型的必然趋势 ,我国在政策上对新能源发电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基于此 ,我国电力企业需要紧紧抓住转型的机遇,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加速能源结构调整 ,以确保能源转型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作者(章艺)

        大发集团集团(www.zhxsjd.com)



        1.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