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发集团



      1. 风电场站无线信号覆盖的设计落地

        2019年9月24日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普及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客户/服务器计算、分布式处理 、国际互连网(Internet) 、内部网(Intranet)等技术被广泛接受和应用 ,终端设备(计算机 、手机等)的联网需求迅速扩大,网络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在诸多计算机联网技术中,无线网(Wireless Network)以其无需布线、在一定区域漫游、运行费用低廉等优点,在许多应用场合发挥着其他联网技术不可替代的作用。

        风力发电在国家政策倾向下,基建飞速发展,大规模并网 、评价上网马上带来的就是对精益生产的刚需,信息化是精益生产的必备条件之一 ,而建立无线网络又是给信息化修路的前提工作。而风电场与常规电力的最大区别就是地处偏远 ,移动 、联通 、电信永远不会投资给人烟稀少的风电场建立完备的4G、5G信号覆盖,自建无线覆盖无论早晚都将是风电企业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 。

        可选技术方案分析

        笔者通过超过两年的深入研究和大规模实践,基本总结出可行的三种路线。

        技术路线一:光纤环(链)网+无线AP

        特点:RRPP环(链)网节点通过光纤串起来,形成“手拉手”的结构。网速稳定、带宽高 、成本低 。需要的设备主要包括POE电源模块 、工业级AP(需根据不同地域气候环境针对性配置)、无线控制器AC、license授权 、无线AP、域控及集中交换机管理设备。产品部件成熟 ,稳定性强。

        缺点:无成熟套件 ,老旧风场光纤断纤情况严重,无法使用此方案 。

        技术路线二:搭建私有4G基站

        特点:建立私有基站,无线传输,克服场站光纤不足的问题。

        缺点:投资较高 ,相对于单体风场的利润比较,就目前科技水平 ,投入产出比不太理想 ,且不适用于山地风场。

        技术路线三:光纤+MESH技术

        特点:既能实现无线传输 ,成本又可以和“光纤环(链)网+无线AP”持平。

        缺点:成熟产品较少,后期产品维护不可控性较低。

        踩过的“坑”

        1)随着大型风场的投运,单光纤链路上串接的风机数量直线上升,如不预先做好流量控制机制和设备,后期改进成本较高。

        2)老旧风场光纤情况极其恶劣,一定要有足够的决心 、技巧 ,而成本可控的情况下解决光纤少 、光纤短、光纤不稳定的问题。

        3)传统网络设备均放置在机房或者风机的控制柜中,但实际情况是网络设备要放在风机外 、即使风机内也会因为控制柜空间已满而无法放入控制柜。不事先充分考虑设备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可能会发生一年后 ,网络设备开始出现各种问题。

        4)社会上成熟的无线方案解决承包商 ,其经营模式为一个火电、水电项目投入多人,一个项目就能养活一个团队 ,但风电行业不同的是:一个场站非常小,可投入金额有限,不能再指望做一个风场就有多高利润,如何合理的改变承包商的工作思想、利润模型 ,总结出风电行业场站分散项目的实施方案,光靠承包商是做不出来的(对行业特点的理解有限),需要业主单位共同思考 ,形成一套办法。

        5)风场地处偏远,除设备采购费 ,在其它项目上容易忽视的人员实施费、差旅费、交通费更容易成为压死承包商的最后一要稻草 。

        另外,为什么行业内有过几家企业做过试点,但没有大规模推广 ,除了当前可用的信息系统有限以外,单风场部署成本太高,规模化推广的话投资压力较大也是一个主要的障碍 。如何把甲方成本降到可承受范围 ,同时实现双盈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课题。

        风电场的特点是规模小 、预算少 ,和常规电厂完全不同,市面上没有成熟的供应商,如何改造常规供应商认识、适应风电场做项目的方法,在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又不把供应商做死,是一个与各相关利益方合作策略的问题 ,关于策略 ,笔者后续会单写一片文章来详细阐述。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 作者(北极星风力发电网)

        大发集团集团(www.zhxsjd.com)



        1.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