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发集团



      1.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9% 生物质能发电仍未大规模合理利用

        2018年12月4日

        新能源领域中,目前被提及最多的为光伏、风电以及核电等,生物质能作为新能源的一种,近几年已经鲜有人提起 。

        近期,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指出,相较于其他新能源 ,生物质能利用具有多重意义 。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领域最重要 、也是可以发挥更多作用的能源品种。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更好实施“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 ,我国应加大力度、加快速度重点推动生物质天然气、生物质热电联产、生物质锅炉供热以及分散性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应用。并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不同地区之间在产业政策 、标准制定和市场化发展机制的相互交流,为下一步中国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推动其成为中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他介绍,目前我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已达1700万千瓦,年度发电量800亿千瓦时 ,其中农用生物质发电装机约750万千瓦,垃圾发电装机约950万千瓦,沼气发电装机50万千瓦。此外 ,我国生物质成型燃料年利用量1500万吨;以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为主的生物质液体燃料年产量400万吨,生物质天然气也达到1亿方/年。

        梁志鹏透露,下一步要加大力度开发利用生物质天然气,包括生物发酵沼气、生物热解法制优质燃气 ,可一定程度上缓解天然气供应压力;加快推动生物质热电联产,“现已开始要求北方地区生物质发电项目改造成热电联产模式”,新建生物质发电项目也要采取热电联产方式;鼓励生物质锅炉供热,加强相关研究和示范项目建设,“未来这应是推广重点”;推动潜力巨大的分散性小型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应用。

        生物质能发电

        获重大进展

        所谓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 。而生物质能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 。可利用生物质的种类很多,可以从各种各样的农作物、森林的原材料直接获得,也可以从森林工业的副产品,回收利用家庭垃圾、回收利用毁坏的木材和纸张中获得 。

        目前,中国生物质资源科转换为能源的潜力约为4.6亿吨标准煤,已利用量约2200万吨标准煤,还有约4.4亿吨可作为能源利用;今后随着造林面积的扩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生物质资源转换为能源的潜力可达10亿吨标准煤。

        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7年 ,我国生物质及垃圾发电装机规模呈现上升趋势,累计装机容量由2010年的5.6GW增加至2017年的15.3GW ,7年间增加了2倍。

        在各种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在生物质能发电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30个省(区、市)投产了747个生物质发电项目,并网装机容量1476.2万千瓦(不含自备电厂),年发电量794.5亿千瓦时 。其中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271个  ,累计并网装机700.9万千瓦,年发电量397.3亿千瓦时;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339个 ,累计并网装机725.3万千瓦,年发电量375.2亿千瓦时;沼气发电项目137个 ,累计并网装机50.0万千瓦,年发电量22.0亿千瓦时。生物质发电累计并网装机排名前四位的省份是山东、浙江 、江苏和安徽 ,分别为210.7万 、158.0万、145.9万和116.3万千瓦;年发电量排名前四位的省份是山东、江苏、浙江和安徽,分别是106.5亿、90.5亿、82.4亿和66.2亿千瓦时。

        据相关机构发布的《2019年至2025年中国生物质能发电行业投资潜力分析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内容显示,2017年,全国生物质发电替代化石能源约2500万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约6500万吨 。农林生物质发电共计处理农林废弃物约5400万吨 ;垃圾焚烧发电共计处理城镇生活垃圾约10600万吨,约占全国垃圾清运量的37.9% 。

        产业仍处在

        政策引导扶持期

        我国在生物质能发电方面起步较欧美晚,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已经基本掌握了农林生物质发电、城市垃圾发电等技术。

        从产业整体状况分析,生物质发电及生物质燃料目前仍处在政策引导扶持期 。生物质发电行业的标杆企业在技术 、成本方面已经具有明显优势,已投产生物质发电项目的盈利能力已逐步显现 ,直燃生物质开发利用已经初步产业化。随着生物质能产业化程度的提升、我国政府对农林废弃物收集处理的重视 ,基于我国丰富的生物质资源,行业未来的利用空间非常广阔。

        我国生物质能发电技术产业呈现出全面加速的发展态势。近年来,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节能减排的要求 ,并且国内外对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力度不断加大 ,我国政府也把生物质能的综合利用提到了新能源开发的重要位置 ,加大了对生物质能开发的政策支持力度 。随着《可再生能源法》和相关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实施 ,我国生物质发电投资热情迅速高涨,启动建设了各类农林废弃物发电项目 。

        近年来,我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逐年增加,由2007年的220万千瓦增加至2015年的1708万千瓦,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9.20% ,表明我国生物质发电行业发展较快。但是 ,我国的生物质发电主要停留在示范项目阶段,并未形成大规模合理利用。生物质发电在我国电力生产结构中占比极小,在我国新能源发电结构中占比仅为1/10左右。

        生物质发电技术的提升,有效提高机组的热效率 ,在使用同等燃料的情况下,输出的电能更多。目前高温超高压机组已开始在生物质电厂使用,转化效率提高到30%以上 ,随着BIGCC和热化学技术在生物质电厂的应用,未来生物质电厂转化效率有望达到39%。燃料成本的盈亏平衡点将大大提升。

        对于生物质能 ,梁志鹏还曾指出 ,当前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还有很大挑战和困难。可以预见,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领域最重要、也是能发挥更多作用的能源资源。但相比其它可再生能源产业,生物质能的技术进步、产业发展和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 ,还需加大力度 、加快速度推动。我国应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不同地区之间在产业政策 、标准制定和市场化发展机制的相互交流,为下一步中国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推动生物质能成为中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来源(中国能源网) 作者(中国能源网)

        大发集团集团(www.zhxsjd.com)



        1.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