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发集团



      1. 补贴退坡下风电行业现状:电源投资接近腰斩 企业竞相压价抢单

        2018年10月30日

        一边是补贴将要逐渐淡出导致成本压力迫在眉睫;另一边是风电行业投资在经历多年高速增长后恢复理性时期产业链所不得不承受的阵痛——在来自供需两端的压力之下 ,位于行业中游的整机设备制造商成为那个“最受伤害的人”。

        从2015年风电完成电源投资1200亿元的历史纪录 ,到2017年这一数字已经下滑至643亿元 ,接近腰斩。应该看到,前几年风电投资的高速增长是在政策激励和行业集中上马的刺激下出现了些过热迹象,因此近两三年的投资回落实际上是一个理性行为 ,但它依然让前几年订单满满的设备制造商感受到了寒冬。

        近日,有参加2018北京国际风能大会的设备制造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目前3MW风机招标价格报价3723元左右,比去年低了约1000元,下降了超过20%。

        当前的风电行业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变革?为何中游企业肩负着不可承受之重?行业未来又会否面临转机?

        ●燃眉之急:补贴退坡之下企业竞相压价抢单

        风电行业要“断奶”已是业内共识 ,且目前行业上下正在为最终实现平价上网而努力,但如今补贴退坡 、竞价上网的过程仍然令许多企业感到“阵痛”。

        近日 ,多位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风电行业人士表示,风电上网电价的下降 ,以及下游开发商对于成本控制的要求提高,倒逼整个产业链的压力向中上游传导 。

        身处产业链中游的整机企业对此感触最深 。“过去这一年来,整机企业为了生存 ,大家都在疯狂地降价。”在近日举办的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上,有整机制造企业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银行证券研报显示,2018年一季度2.0MW风机招标价已降至3500元/千瓦以下,两年内降幅达18.7%。而整机设备制造商(以下简称整机商)在2018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上透露 ,目前3MW风机招标价格报价3723元左右,比去年低了1000元,降幅超过20% 。

        对于这种竞相降价行为 ,上述整机企业高管对记者形容为:“就像是喝着‘毒酒’度日 。”

        若降价全因技术提升成本降低所致,整机商或许不会像现在这样担忧。有整机企业对记者坦言 ,仍有下游开发商看重的是机组价格这一指标 。从质量来看 ,有的机组发电量更高,实际上能够节约投资成本,但因为价格上相比不具有优势,导致最终不会被选用。

        这也使得行业担心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如果说单纯还是比价格的话 ,劣币驱逐良币 ,谁也不会再致力于去大量投入做研发了 ,因为投入就意味着成本 。简单把风机拼凑出来,成本肯定是最低的,这样反而有机会在市场上获取更多的订单。”远景能源副总裁兼营销体系负责人田庆军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

        ●政策溯因:竞价上网加速平价时代到来

        最近这波风电整机降价潮,其实在2017年初已现端倪 ,到当年下半年更有愈演愈烈之势。招商证券研报数据显示,金风科技2MW机型2017Q1投标均价为3944元,2017年末同机型产品已经降至3562元,降幅约10% 。

        一位风电开发商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尽管是2018年才开始执行新的调低后的标杆上网电价,但很多整机商为能够在平价上网竞争中抢得先机 ,已经提前开始主动降价,特别是2017年下半年降价的情况非常明显 。“企业对市场的变化是格外敏感的。”

        有整机商也坦言,本轮价格下降是因为存在着为平价上网预热的因素 。不过 ,上述风电开发商人士称 ,去年降价更多的都是整机商比较成熟的机型 ,经济性也更高  。一些整机商也在加快技术创新 ,推出3MW等更新的机型,希望对冲降价风险 。

        早在2016年年底 ,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调整光伏发电陆上风电标杆上网电价的通知》 ,明确2018年1月1日之后,一类至四类资源区新核准建设陆上风电标杆上网电价分别调整为每千瓦时0.40元、0.45元、0.49元和0.57元,比2016~2017年电价每千瓦时分别降低7分、5分、5分和3分。

        进入2018年,正式执行调低后的标杆电价同时 ,“竞价上网”政策也比业内预想的还要更快一些。

        今年5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2018年度风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 ,提出从5月18日起 ,尚未配置到项目的年度新增集中式陆上风电和未确定投资主体的海上风电项目全部通过竞争方式配置并确定上网电价,各项目申报的上网电价不得高于国家规定的同类资源区标杆上网电价 。

        业内人士认为,在竞价上网所带来的激烈竞争之下,最终价格可能会比标杆上网电价还要低 ,这也将加速风电平价上网时代的到来。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在2018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上表示,今年风电招标单价有的低至0.2元~0.3元/千瓦时 ,较之多年前0.8元/千瓦时的水平降了一半还多。如果在去除不合理的非技术性成本情况下,风电现在已经具备与火电等传统能源竞争的能力 。

        秦海岩还表示,风电行业的平价去补贴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可以实现的目标。“一个行业不可能永远靠补贴生存,一直靠补贴的行业永远做不大 ,也走不远。”他说。

        ●行业冲击:上下游夹击整机制造商

        竞价上网政策的发布,首先会施压下游开发商。对开发企业而言,更低的电价意味着利润的减少,进而压力会随之传递给产业链上中游企业 。

        但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在当前的产业链中 ,中游整机商承担了更多的压力 。上述风电整机商高管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对于电价下调压力 ,有些开发商不仅没有降低收益率,反而提高了。

        “有的开发商原来8%的IRR(内部收益率)就可以开发,现在不仅没有下降 ,有的已经提高到10%甚至更高。”上述风电整机商高管表示,开发商是出于管控未来风险的考虑,但是这对整机商则是“灾难性”的打击 ,因为下游提高收益率,就意味着降成本压力都传递到中游的整机商身上了 。

        东方电气风电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孝龙在2018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上直言,在整机商原本不得不降价的同时,开发商项目又提高了自身投资收益,这就迫使相对弱势的整机商很难向下游开发商传导成本压力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整机商需要更多的支持。“大发集团要面对的平价时代(应当)是共同的应对  ,但现在大发集团整机厂冲在前面。”他说。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新机型也在降价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褚景春表示,目前最新的3MW,包含最新的120米、140米的超高塔 ,报价3723元左右,比去年降低大约1000元,降幅超过20%,这个价格已经很低了 。

        由于原材料价格及人工成本持续上涨 ,来自上游的供应压力已经让整机商“自顾不暇”,但整机商又因为自身的弱势地位很难再将压力往下游传递,这就致使他们遭遇了上下游的两头挤压。

        “有齿轮商和大发集团说 ,钢锭已经从原来的每吨6000多元,涨到了7400元/吨 ,近期还有报价7600元/吨的,涨幅快到30%了。”田庆军表示,其实上游供应商日子也很难过 ,对于上下游的双重压力,整机商只能自行消化。

        从今年上半年风电行业产业链上下游上市公司表现也可看出 ,盈利能力分化明显。

        ●外围环境 :风电电源完成投资连续三年放缓

        另一方面 ,整机商希望新增装机放量从而部分对冲招标价格下降的不利影响 ,但近年来风电开发的脚步却持续放缓。2016、2017年风电新增装机已连续两年下滑。数据显示 ,2017年 ,中国新增并网风电装机15.03GW,较2016年减少22.1%,较2015年减少54.41% 。尽管2018年前三季度新增并网风电装机量有所恢复,但是新项目投资仍然处于下降态势中 。

        此前,在2015年我国风电完成电源投资1200亿元并创下历史纪录之后,2016年只有927亿元,同比下降22.79%;2017进一步降至643亿元,同比再降30.6%,与2015年相比更是接近腰斩 。而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2018年1~9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风电电源工程投资346亿元,同比下降12.9%。

        田庆军表示,开发商两年不建风电场,对于他们来说问题也不会太大,因为他们手里都握着百万甚至上千万千瓦的风电资产 ,这些风电机组只要能持续运转发电,开发商每年的收入和投资收益是有保障的,而且开发商对风电收益不看好的话,还能选择其他非风电项目投资。

        但是如果整个行业不建新的风电项目,那么所有的整机厂家就将面临生存压力。如果一两年没有新订单,多数整机厂商就很难活得下来。

        不过,开发商也有自己的苦衷。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骥坦言,其实并不是开发商不愿意开发 ,而是现在国内经济形势等软硬环境都在发生着变化。首先环评、水保、土地、林地等各方面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 ,一些非技术的成本也在不断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会促使开发商对一个项目资源以及建设成以后的经济性重新进行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策的变动 ,也让开发商有些无奈。何骥称,原来同意核准开发商建设风电项目的地方,可能过几年后就不再允许了,这种情况也是经常出现 ,甚至有一些已经运行了10年的风机,都要被拆掉 。所以面对这种新的不确定因素 ,给开发商的投资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有开发商对记者表示,长江以南,特别是像江西 、云南 、贵州、湖南等地风电建设目前都处于缩减中 。

        记者注意到 ,根据《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底,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确保达到2.1亿千瓦以上。而目前的情况是,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累计风电并网容量已达到1.716亿千瓦。

        渤海证券有研报预计 ,从2018年下半年到2020年底合计两年半的时间,风电新增装机空间不足40GW。此外,在补贴方面 ,截至2017年底,累计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缺口总计达1127亿元,且呈逐年扩大趋势,至2018年9月已超1200亿元。未来3年风电新增装机出现爆发式增长的概率较小 。

        ●专家把脉 :市场化竞争不应只关注设备价格

        降价压力以及风电投资放缓对整机企业造成双重打击。秦海岩表示,整机制造企业是风电行业的脊梁,制造企业如果垮了 、不行了,开发商也将无法在风电行业取得长足发展。

        田庆军认为,行业想要健康发展 ,整个产业链都要为平价上网承担责任,而非都往下游简单传递,行业的发展不是靠中间某个环节减少利润就能做到的。平价必须是产业上中下游一起,能够责任共担,最终实现良性发展 。

        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表示,风电发展到一定阶段,补贴逐步退出,一定程度上促使企业不断加快技术与管理进步 ,降低发电成本 ,参与市场竞争。从长远看 ,这是好的驱动。但市场化竞争不应只关注设备价格 ,而应该考虑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成本,避免行业的恶性竞争 。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原理事长石定寰表示 ,在实现风电平价上网的过程中,要把高质量和平价结合起来,不能为了平价,牺牲质量 。

        田庆军建议,开发商在选择机组时,在关注价格的同时 ,关键指标要变成质量 、安全和电量。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风电事业部副总经理刘崇波也表示,风电机组20年的生命周期内 ,保证其青年 、壮年、老年全周期安全是极其重要的事情。如果只是整机商冒着风险一味压低价格从而实现平价 ,那么可能会对未来风电的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有开发商目前也正寻求建立对风机的评价体系 。何骥表示 ,希望能有十分诚信、公正的第三方评价机构,能够对各个品牌的风机有哪些优缺点、哪些区域适应它、哪些区域不适应它提出评估意见,作为开发商招标的技术参考。

        据秦海岩透露,目前行业协会也正在和相关企业合作,帮助其招标过程中对机组的功率、曲线等等质量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来源(中国能源网) 作者(中国能源网)

        大发集团集团(www.zhxsjd.com)



        1.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