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发集团



      1. 消费金融机构进入快速发展期

        2016年8月29日

          券商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我国的消费金融规模快速增长 ,消费金融机构进入快速发展期,整个行业呈现银行系、产业系 、互联网电商系、P2P系(分期购物平台)等多线系网络链条的扩张发展格局有数据显示,未来5年中国的消费信贷年均增速超20%,预计到2020年消费信贷余额将超过10万亿元,消费贷对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贡献度从当前13.6%提升至21%。

          各路机构PK

          分析人士指出,2010年第一批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试点 ,如北银、中银、捷信和锦程,主要是为了解决传统商业银行在小额信贷服务不足的问题 ;而2013年第二批产业系试点消费金融公司 ,如苏宁、海尔等,其主要诉求是寻求新的业绩增长点。2014年,互联网电商系悄然入局 ,纷纷涉足消费金融,都属于创新类的消费金融服务 ,不过目前京东 、阿里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还未获得国家的牌照支持。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两年不少P2P网贷平台看准机会争相入局 ,主要通过场景映射提供分期购物、取现、O2O商户交易、充值等服务 ,具体例如分期乐、人人分期 、装修分期 、旅游分期等。

          数据显示 ,消费金融公司2015年末贷款余额达到574亿元 ,较2014年末的209亿同比增长175%。而不少券商分析人士预计这一趋势仍将持续,消费金融领域各线系机构之间的PK将随之升级 。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 ,马上消费金融于近日完成了新一轮增资扩股。据悉 ,增资扩股前马上消费金融注册资本为3亿元 、总股份数为3亿份;增资扩股后注册资本达到13亿元,总股份数为13亿份。并据此一跃成为国内消费金融公司中股本金数额第三大企业 。

          马上消费金融创始人兼CEO赵国庆表示 ,马上消费金融已确定了以多角度结合消费场景为基础 ,以线上互联网推广为引擎,通过强大的IT系统建设、差异化产品设计、双引擎的风控模式建立核心竞争力 。同时继续扩大自身在大数据平台、流量平台等方面的优势。对于“正规军”来说,消费金融公司最大的“金字招牌”应该就是保证资金来源的多重性和稳定性 ,比如马上消费金融即可通过吸收股东存款、同业拆借 、发行企业债 、资产证券化以及保险机构理财产品等多种方式获取资金。

          得风控者得天下

          随着消费金融机构步入快速发展期 ,一些风险和问题不断曝出。此前北银消费金融就被曝出其由于业务扩张 ,对中介和个人采用不同审核标准,这一做法造成的风控漏洞,为非法中介钻空子创造了条件。从去年开始至今 ,在全国陆续有200多用户反映  ,名下无故多出北银消费金融20万元的贷款,总金额达到4000万元 。

          类似信任危机的背后凸显出风控措施的重要性  ,芝麻信用的一组数据表明,去年公测期间 ,接近10%的消费金融的客户是欺诈,远超信用风险,欺诈人次已达850万 。

          捷信相关负责人表示,“捷信的贷款审核主要以系统自动审批为主,即审批过程能够被很好地控制。在贷款申请和审批流程上 ,通过对外部数据 、内部数据、合作伙伴数据和监管要求,来评定应该向谁发放贷款。”据介绍,当消费者的申请资料进入数据库后,由后台评分引擎进行审批,该引擎结合模型与算法进行复杂计算 ,根据结果调整额度及最高贷款,进而审批通过贷款。

          上述负责人称,系统会对20多个数据来源进行比对,比如手机号是否是本人的 ,银行账号是否为激活状态,而且是本人的、真实的 。“征信记录是贷款审核的要素之一,主要是反欺诈和查询客户信用记录,没有征信可以办贷款 ,但针对不良征信记录则要谨慎处理 。”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者(佚名)

        大发集团集团(www.zhxsjd.com)



        1. XML地图